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

當代中國著名武術家馮志強老師

蘇州混元太極比賽

本門今年的盛事,移師蘇州舉辨的混元太極比賽很快到來了,時間還有四天。心情有些緊張,拿不到名次不重要,怕是怕自己在比賽時發台瘟,突然忘記拳招,耍不完一套拳便呆站在台中央,這樣便有損師傅的聲譽。還有是怕師傅所負責的推手示範時,自己一時控制不了力度,加在師傅身上的力量大了,被他老人家反彈回來時摔倒受傷便慘了。平時學習時,地上有厚墊也感覺很痛。到示範時,如沒有地氈或軟墊,硬落地便無眼睇了。已囑咐師傅帶定銀針,有事時幫我們針灸,希望不要用到吧!下次有機會再講師傅的事,先談談我學習的混元太極由來,和師公馮志強老師的事蹟。


馮志強老師

馮志強老師是當代中國著名武術家,中國武術九段,混元太極拳創始人。被中國武協、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“中華武林百傑”評委活動中,被評為“中華武林百傑”之一。

馮老師現為北京市武術協會委員、北京市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和北京志強武館館長,兼任國內外眾多武術團體的名譽會長、顧問或總教練。


馮志強老師學武歷程

馮老師生於1928年,原藉河北省束鹿縣。馮老師出身於武術世家,曾祖父是武舉。馮老師八歲開始習武,跟隨多位名師學武,曾習童子功、通臂拳、朱砂掌等武學。於1948年拜心意六合拳名家,有“單指震乾坤”、“鐵掌胡”之稱,被國外武術界稱為“拳神”美譽的胡耀貞老師(1897—1973年)為師。兩年後經胡老師推薦,再拜在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傳人,被武術界稱為“太極一人”及國外武術界冠以“拳聖”美譽的陳發科老師(1887—1957年)為師。開始隨兩位老師同時苦練兩門的武功,三十歲時已融會心意、太極兩家武學於一身。

1979年起,馮老師應陳家溝大隊黨支部的邀請,先後三次赴陳家溝,將陳發科先師親授的陳式太極拳傳授給陳家的第十九代。陳家的後人其後也多次到北京拜訪馮老師,跟隨他繼續學習、深造陳式太極拳。


“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”的由來

心意混元太極拳,是馮老師在其武功練達另一境界時,有感而創。馮老師取胡耀貞、陳發科兩位先師的武學精華,即融合心意六合內功和陳式太極纏絲內功精髓,以心意為指導,丹田混元氣為根本,編創能達到內外合一、混元一氣的另一層次上乘拳種。而這種拳種,亦是胡耀貞、陳發科兩位先師互相對兩門功夫的感覺及欣賞,所以同時傳授兩門功夫精髓給馮老師,並向馮老師表示,希望以他的天份能融會灌通兩門的武學,使兩門武學能推進更高的一層。最後,馮老師亦不負兩位先師的祈望,積六十年武學經驗,練拳的悟道和體會,把兩門功夫融合互補,創編了一種新的太極拳流派——“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”。


馮志強老師的武術事蹟

1981年西洋武師越洋到達中國,尋求武術較技。多場較技後,北京體院請馮老師出山,馮老師經盛情下應允,後挫敗西洋武師,成為京城武林佳話。

1982年上海舉行“全國太極名家匯演”,馮老師應邀獨自前往,推手的配手由大會任意指派,幾場較量下來,馮老師精湛武技令在場人仕衷心折服。“馮志強,真太極”這句話,便成了上海武術界最熱門話題。

1988年馮老師應邀赴新加坡,到達新加坡後,即有一位曾與拳王阿里交流過拳技的人找馮老師交流武術。他練過多種拳術,搞散打和做電影武術替身,在東南亞是很有名氣的武術師。阿里曾三拳未能動他分毫,使亞里稱中國功夫真不可思議。他說久聞馮老師大名,要向馮老師請教。馮老師見婉辭未能推卻,即答應動手交流。交手後,馮老師兩次把對方摔倒在地上,該武師對馮老師甚為敬佩,便自行離去。

在墨西哥,馮老師碰到一些空手道好手,他們認為中國的功夫是花拳繡腿,不實用。有一位七段高手要求與馮老師交手,交手後嘗到太極拳的厲害,心中對太極拳完全改觀,表示“中國的功夫不得了”。

馮老師聲名遠播,來中國留學、訪問的外國及港澳地區武術愛好者紛紛慕名前來探訪學習。有不少具有相當武術功底的武術界人士,每每試手較技,馮老師總是來者不拒,一一熱情接待,讓人們滿意而去。

馮老師在外國各地交流時,亦有很多不同武術根底的人,慕名找馮老師較技,馮老師往往只是讓他們淺嘗中國功夫的滋味,點到即止,從不恃技欺人。與馮老師推過手的人都感到他的推手術高深莫測,精妙之至。


馮志強師公的我感

與馮志強師公見面已幾次,雖然他已八十多歲,但仍感覺他是一個十分愛玩的人。對人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,永遠的和和氣氣,任何人要求他合照或對話時,他從不拒絕,使人有種如沐春風之感。亦曾見過他的真實功夫,很是仰慕,每次見他都有一種看偶像的感覺。蘇州之行應該又可看見馮老師,希望遇見他時,得他指導指導我這愚笨的徒孫吧。


如有興趣,可前往馮老師的混元太極網頁瀏覽一下,可知多些馮老師及混元太極拳的資料。

沒有留言: